6月6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顱底及面側深區穿刺診療機器人實用系統開發及示范應用”項目啟動會在解放軍總醫院順利召開。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先進制造處處長區和堅、科技部高新司自動化處副處長孫權、解放軍總醫院副院長何昆侖等二十余位來自醫療、技術等領域的專家及柏惠維康 CEO 劉達共同出席啟動會。
出席啟動會人員合影
啟動會上,科技部區處長介紹了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的立項情況和管理細則,在 2017 年受理審批的 328 項申報中,經過形式審查、預評審、答辯評審層層篩選后,最終過審的只有 44 個項目,通過率僅 13.4%,而這 44 個項目均以共性關鍵技術類為主,共獲得超過 5 億元的國家財政經費支持。其中,本項目總投資金額超過 4000 萬元。
區處長介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
項目主要依據“顱底及面側深區穿刺診療機器人示范應用”指南,依托前期工作基礎,重點突破基于多示例多標簽遷移學習的高質量腫瘤和重要軟組織智能分割、多模態醫學圖像引導下的實時導航、視覺導航與力感知融合的機器人精準跟蹤、多信息感知的機器人自主安全監控等關鍵技術。與以往略有不同的是,項目目標除開發出顱底及面側深區穿刺診療機器人實用系統以外,還將進一步開展示范應用并獲得產品注冊證。
科技部孫處長及 301 副院長何昆侖對項目實施提出建議
具體而言,將充分利用清華大學、北理工十余年的科研成果,由解放軍總醫院牽頭,聯合協和醫院、同仁醫院與深圳光明新區人民醫院共同完成臨床,最終借助本公司的產業化經驗將其轉化為產品,可謂強強聯合。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吳安華主任、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神經外科舒凱主任等多位項目技術專家組成員出席啟動會。
除四家權威醫院作為臨床基地,多位技術專家組成員臨床指導以外,項目還邀請多位來自全國各大三甲醫院的醫療專家為產品的落地提供充分的臨床反饋和建議。特聘請原海軍總醫院副院長田增民教授為項目用戶委員會組長,同時聘請解放軍第 306 醫院神經外科趙全軍主任、蘇州市立醫院柳蔭主任、重慶市急救醫療中心胡晞主任、深圳南山人民醫院胡深主任等專家為委員會委員。
301 醫院口腔科張海鐘主任介紹項目實施方案
柏惠維康有幸參與國家重點項目實施,離不開團隊過去十幾年的堅持。通過與天壇、宣武、301 、鄭大一附院等知名醫院合作,產品不斷打磨迭代,實現了微創、精準、高效的外科手術,定位精度達到 1mm,手術創傷僅 2mm。最終,“睿米”通過嚴格的注冊審核,獲得 CFDA 頒發的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成為國內首款獲批的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
“睿米”醫療機器人實施神經外科微創手術
對醫療產品而言,在臨床獲得應用并普及,才能體現其真正的價值。而柏惠維康作為一家醫療企業,造福更多患者是團隊所有成員的初心。啟動會上,公司 CEO 劉達闡述了團隊的取證經驗以及公司的產業化優勢,并介紹了一直以來積極參與、未來也會繼續實踐的公益事業——“醫諾千金”。
柏惠維康董事長兼 CEO 劉達介紹公司產業化優勢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國家的支持、專家的指導以及患者的信賴是柏惠維康不斷前進的動力。我們也希望“睿米”未來能攜手更多頂尖醫療、科研機構,助力國產高端醫療器械行業在自主創新和國際化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