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市王忠誠醫學基金會和江蘇省卒中學會主辦,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國家衛健委中日友好醫院承辦,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外科醫師分會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委員會、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功能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外科學專業委員會顱神經疾患診療學組、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學專業委員會顱神經修復專家委員會、中國顱神經疾患治療協作組協辦的第十屆全國功能神經外科學術會議暨第七屆中國顱神經疾患診療高峰論壇、中國顱神經疾患診療協作組學術會議(2020)暨世界華人神經外科協會功能神經外科專業委員會學術會議(2020)暨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神經外科學專業委員會顱神經疾患診療學組學術會議(2020)暨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修復學專業委員會顱神經修復專家委員會學術會議(2020)暨二十二屆鼓樓醫院顱神經規范化診療學習班(2020)在風景秀麗的南京隆重召開。
12月4日下午,大會會前會如期舉行。《睿米手術機器人前瞻與創新》板塊中,大會主席于炎冰教授及大會執行主席杭春華教授分別致辭,并指出近幾年,國產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迅猛發展大家有目共睹,未來期待團隊能夠為臨床醫生帶來更多優質的產品和功能,共同推動中國功能神經外科的發展。
隨后,柏惠維康董事長、創始人兼CEO劉達教授致辭,回顧了睿米二十二年的研發歷程,并闡述由柏惠維康攜手九家頂尖三甲醫院牽頭的國家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應用示范項目在各省開展情況;強調醫、研、政、產協同創新協作機制,打造手術機器人科技創新創業的發展生態。
隨后,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馬婷副教授做學術報告《人腦自動GPS技術及其在神外的應用》,在發言中表示,神經功能外科手術依賴MRI影像的定位引導;傳統概率腦圖譜對于微小核團個體定位存在局限;人腦自動GPS技術為神外精準手術提供技術支撐,目前這套系統已經可以將人腦細分到283個腦區,達到全球最精細的圖譜刻畫,而針對DBS這種需要精準定位合團的神經外科手術,借助與睿米神外手術機器人系統融合,實現MRI影像精準定位引導的DBS手術,未來還將探索結合虛擬現實提升醫生交互體驗。
中國科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牛朝詩教授做學術報告《機器人輔助下的神經外科精準手術》,介紹了手術機器人在中國科大附一院神經外科的應用情況,包含DBS植入手術、SEEG植入手術、腦干/深部血腫抽吸術、腦腫瘤導航手術、腦病灶活檢術、腦膿腫穿刺術、腦膠質瘤等體積切除術等,其精準、微創、快速是醫療技術發展的革命性顛覆者,市場潛力巨大。
中日友好醫院張黎教授作學術報告《睿米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在發言中介紹神經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和睿米機器人的四大臨床優勢,包括軟件智能:影像處理功能強大,注冊基準點自動計算標記、擺位靈活:機械臂臂展長,覆蓋范圍廣,手術空間無盲點、注冊快速:獨立的光學跟蹤定位系統,注冊僅需2分鐘,位置監控形成閉環、定位精準:定位精度在0.5mm以內等。
最后,北京柏惠維康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謝永召作學術報告《睿米手術機器人技術前瞻介紹》,介紹了基于獨立視覺的手術機器人的價值、傳統動態導航+機械臂定位、手術機器人動態追蹤的價值等,并表示,手術機器人是神經外科手術醫生手中的一把利劍,幫助醫生的內功更好地發揮,讓手術收放自如。
會后的互動討論環節中,數位專家提出問題,討論熱烈,針對這些問題,講者一一進行回應,針對多模態影像融合、術中導航、DBS注冊、激光勾畫等功能,柏惠維康產品總監趙德朋在展臺進行詳細演示和講解。
隨著夜幕降臨,來自全國的三百余位功能神經外科專家齊聚宴會廳,共饗睿米之夜。

